close

2004年, 導演Richard Linklater(與編劇Kim Krizan), 居然替這部經典IMDB 8.0的愛在黎明初曉時(Before Sunrise) 推出了續集 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 奇杷的是, 找來9年前演出18歲姑娘一朵花Julie Delpy與梁山一條狼Ethan Hawke的男女主角,繼續扮演夢幻佳侶Jasse&Celine, 當然更不用說, 9年後,他們還演出了2013年的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 或許一切都是有誰安排好的, 電影與現實生活不就像是鏡子, 兩個平行世界,互相照映~

before-sunset-poster

新復珍戲院最近上映了二輪Before Midnight 所以我想著, 趕快寫完第二部, 我就可以趕去戲院好好一個人享受這部令人期待, 好評如潮的第三部!

 

劇情大綱

劇情接續愛在黎明破曉時, 20歲左右的年輕男女JesseCeline在維也納共度彼此最美好的一日之後, 9年過去, Jesse成為一名暢銷小說家, 在巴黎一間小書店進行新書座談, 在座談結束之時, 他瞥見邊櫃角落下有個熟悉的身影, 原來是Celine, 原來他們在9年前錯過了彼此的約定, 沒有能接續緣分, 直到今日.

趁著Jesse傍晚搭飛機返國之前的空檔, 他們決定在巴黎街頭漫步, 補上這沒有彼此的9年間所發生的事情, Jesse 已經為人父, Celine如同當年的她, 則成為環境組織的行動主義者, 宛如在維也納, 他們告訴對方自己的情況時也分享彼此的今日30歲的想法, 沿著巴黎大小巷弄, 採著石頭路, 走進轉角咖啡店, 經過花園, 河畔, 搭上了觀光游船... 

隨著時間與談論話題的深廣, 他們逐漸了解對方在這段時日的改變, 也逐漸放下心防, 談吐之間感受到彼此之間的思念與情感, 最後日落在即, 他們回到Celine在巴黎的落腳處, 她應要求拿起了吉他, 而他一派輕鬆地跌坐在沙發上...而距離Jesse班機出發的時刻, 也越來越近...

2

寫這篇之前, 我看了兩篇影評Joanathan Rosebaum & Reverse Shot 網路期刊 ,一方面精進學習一下自己觀影心得的寫作, 一方面也承認自己沒有太多的書寫慾望...於是我發現, 原來這部片的評價從某種角度來說, 甚至比前部來的高 ,所以這次心得算是整合了我看了這兩篇的心得, 很大部分的靈感是來自透過他們的觀察

 沒有看過第一集的也可以看第二集拉, 因為導演有鋪陳唷~ 

 

愛情的模樣 -青春vs.錯過

其實愛在黎明破曉(Before Sunrise)之所以經典, 就是因為她跟其他好萊屋式的愛情片不同, 透過愛侶之間對白譜出愛情中最不可言也最令人嚮往, 感同身受的樂曲, 不只是那種所謂的速食愛情, 那些對白描繪出了愛情的曖昧, 不安, 猜測, 試探, 再到自傲的在你我之間的"承諾"相互掙扎, 那"不在乎天長地久, 只在乎曾經擁有"的名言在這部戲裡面被證實, 卻也同時被挑戰(因為有個令人惋惜的結果?), 就因為如此, 所以讓這部戲才顯的真實 , 顯的不同, 顯的導演與演員的功力與創意! 拍出了過往拍不出的東西, 成就了"青春愛情"裡最令我們渴望有共鳴的部分

MV5BMTI3MTY0Mzk2NF5BMl5BanBnXkFtZTYwODkzMTc3._V1._SX485_SY320_

愛在日落巴黎又更進一步地去討論愛情的另外課題, 那錯過的愛情呢? 9年過後, 那青春的愛情變成一段錯過的愛情, 儘管知道彼此適合, 卻又無可奈何!

沒錯, 我想或許每個人也同樣除了有著青春的美好邂逅外, 應該也有過讓你不斷回想的戀人吧, 不論是明戀/暗戀/單戀/曖昧...那都會留在我們腦海中重複上映, '如果今天...如果那時候...早知道..." 其實, 導演Linklater用了蒙太吉(montage)的手法(透過剪接表現時空抽換), 不斷在這段下午的散佈旅程中, 在一些重要或不經意的時刻, 剪接入愛在黎明破曉時的場景, 或是運用相似的運鏡...(或著本身演員就是同一對!!)...讓你能夠有錯覺體會到男女主角在9年後重逢是如何回憶起那"美好的一日", 那一日的相聚是如何超越了這9X365=3285日的時光, 但卻不是直接連上, 而是有一種九年來層層累積的厚度, 在那裡累積壓濾出一些細碎的汁液...讓男女主角用各自的方式去回味, 體現了那一日如何影響了這過著完全未曾交會的二人...

那真愛一日的質量被反映了出來, 於是Jesse杜撰了一本小說, Celine編寫了一首歌... 青春愛情被濃縮成各自象徵物, 更彰顯了那日對他們彼此的重要性, 他們都是彼此的過客, 卻能轉換成陪伴9年的記憶...這次導演探討了愛情如何在經過時間後再次發酵, 隱喻地表現出適合的人就算沒有共度時光, 還是可以是很適合的對象(而這剛好也這成為第三部曲的挑戰課題)

也罷, 我常常在告訴自己, 這個朋友我很喜歡, 覺得我們一定可以變成很好的朋友, 但常常受限於時間與生活圈..., 只能當'不錯的朋友', 有時會可惜, 但重新想, 每個人都是每個人人生的過客, 不就是緣分嗎? 盡力讓彼此成為生命中美好的一部分, 就足夠了

但如果有一天, 能像這對愛侶一樣, 有一次再次相遇的機會, 在一個看似對的時機, 你會如何抉擇呢? 萬一像男主角一樣娶了老婆生了孩子, 才發現自己的婚姻是一場錯誤的時候, 你有勇氣去重新面對這個問題, 然後做出決定去承擔那個後果嗎?? 我想這就是導演所給我們的一個思考機會吧? 如果在給你一次機會...遇到對的人, 你會怎麼做?  (哈雷嚕雅~~~嗆死!)

IMG_53201.jpg_effected1-1024x654

 

時間的魔術師

JohnathanLinklater王家衛放在一起討論, 他認為這兩個年紀相當的導演, 都在30歲左右開始拍出他們個人的風格, 而他們之間的風格有一種極為相似的特色, 就是對'時間(time)'的掌握, 我對王家衛的電影並不熟稔, 只看過東邪吸毒, 其餘像是2046, 但我看的時候還看不懂...人到了某種年紀因人生經驗的體會才能轉換對事物的理解能力, 記得愛樂還是中廣電台很喜歡播一段話, "年輕時有的是時間, 但少了理解, 長大時多了理解, 但少了時間,"(為了要推銷有聲書XD), 講的是不是很有道理阿!

Linklater王家衛都將'愛情'作為他們電影描述的主題, 並透過對他們的導演能力, 透過時間這個效果, 讓觀者/劇之間產生非常巧末的聯繫關係, 就我觀察愛的Before系列這兩部, 是劇中時間的長度的推演, 常常慢的部分是跟現實一樣長, 透過劇中就像現實一樣的緩慢劇情讓觀者跟著慢下來, 並隨著劇情發展, 去推移時間, 所以觀者就會不知不覺體會與轉換自己成為劇中的角色或是成為劇的一部分, 開始能夠感受到電影的時間性, 當劇情即將結束, 觀者也將知道要結束, 會為之緊張, 不捨, 惋惜...當劇情透過演出表現快的爭鬥, 慢的沉思的時候, 觀者也更容易能體會到劇情與演員所呈現的張力, 所以這應該就是所謂的'時間的魔術'吧! 當結局尾聲明明飛機都要飛了, Celine不斷提醒Jesse...但Jesse卻屢次說不急不急...時間無情地滴答滴答流逝, 男女主角卻未有明顯的舉動, 我們的心也似乎被勾著在時間缺少的緊迫性與期待兩者後續發展的可能性...就像是那一日一樣, 這一日也成為經典

beforesunset

其中最知名的場景就是當JesseCeline吐露這些年婚姻的不順遂與內心痛苦的掙扎時, Celine才放下道德的心防,原來他心裡還有她, 想要舉起手安撫Jesse, 但又無法跨越那條疆界, 在自身的情感鋼索之間游走, 無法向前而及時抽回手之時, 我的心也隨之倒抽了一口氣,  演員完美的演出, 是透過這種導演技巧的醞釀才成就了這一幕的經典. 當然更不用說, 結局淡幕之後, 留下的餘運是如此長久

Johnathan 是這樣說 'they're especially astute observers of where and who we are in history. And some of their ability to grasp the zeitgeist surely derives from their special feeling for love stories " (他們都是這個時代精明的觀察者,掌握了我們身在何處, 所為何人,他們都擁有特殊的能力轉化他們對愛情故事的獨到見解, 抓到了那個時代精神.)

 

 before-sunset-title  

 

我想...讓人覺得餘韻深長的地方, 我想就是看過的人應該都忘不了Celine在片尾, 那扭腰擺臀的姿勢, 印象深刻的眼神 , 與樂曲隨哼的自然神情...

b2_sunset_3.preview

 

 

PS.上個禮拜搬家搬到了頭份, 所以很不好意思都沒有進度耶! 實在是太累了~ 有時候我標點符號都用半形, 是因為用不同電腦的關係拉! 還有最近New Girl 第三季出了, 半澤結局電視新聞暴雷, 最近還看了Hugo跟unusal suspect, 但好像沒有找到適合書寫的片子~電影院跟口袋名單都還有一些不錯的片子......但我有多少歲月可以跟電影號在一起呢?? 不要問我退役要幹什麼拉!!!!

arrow
arrow

    ganung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